Lazy loaded image
读书-政治、经济、财务、古典
《中国农村调查》阅读笔记
字数 2658阅读时长 7 分钟
2025-7-1
2025-7-1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Property
Jul 1, 2025 09:06 AM
文章来源

现象的引出

当年湖北老家也是如此
一次,为了解淮河污染的事情,我们曾路过安徽省淮北平原上的一个村庄,竟发现那里的许多农户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这使我们感到震惊。有一家,全家人居然用卖菜得来的五元钱就过了一个春节,生活的窘迫,甚至不如刚解放那几年。有位农民扳着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说刨去种子、化肥、灌溉、用机械种收以及这税那费,假如小麦亩产上不到九百斤,这一年就等于白干。而淮北农村能够达到亩产九百斤小麦的,显然并不多见,可以收到八百斤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一般也只有六百斤,就是说,如今农民仅靠种地已是难以为继,但他们却依然要承担多如牛毛的各种税费。
 
猜想:由于经济的贫乏,不得不举全国之力发展经济,而最核心的就是发展工业。在工业发展的前期,低价是唯一的出路。为了还有利润,全国从上到下都在压榨原材料的利润。如此,农民的利益就被牺牲了。
 
作者的解释:
~~~~而且,迫于那种形势,我们这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似乎也就只能选择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国家工业化的积累,除了让农村和农民做出牺牲外,又是别无选择的。
可是,要把中国农民的劳动剩余价值转化为城市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如果没有一种特殊的制度和组织上的安排,任何政府也休想解决从高度分散的四亿农民手中获取农业税剩余所引起的矛盾。因此,分到土地不久的中国农民,就在中央政府有计划的组织下,一步步走上了集体化,用毛泽东一句十分形象的话说,“满头乱发没法抓,编成辫子就好抓”了。于是,服务于国家城市工业化的农村高度集体化的基本制度,逐渐形成了。
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垄断经济体制下,为了不让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城市的就业制度方面,一开始实行的劳动用工制度,原则上就只是负责“非农业人口”在城市的就业安置,不允许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寻找职业。在粮油供应制度方面,自然也就有了“特别办法”,随着一九五三年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中国开始实行了粮油计划的供应制度。
与此同时,户籍制度上的“特别办法”便也随之产生,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其中的第十条第二款则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出了带有约束性的规定。这一规定标志着我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
在这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民的负担是巨大而沉重的,却又是隐性未发的。因为,农民负担由“台前”转移到了“幕后”,从此国家不再跟亿万农民发生直接的经济关系。国家在农村统购统派的户头,就由原来的一亿三千万个农户,变成了七百万个互助组;进而减少成七十九万个农业社;“大跃进”的一九五八年,只用了三个月,就在一片锣鼓声中,又将全国农民一个不漏地组织到五万两千七百八十一个人民公社里。
中国农民原有的,或土改时被分到的田地、耕牛、农具、粮食乃至大部分的生活资料,都无一遗漏地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五万多个人民公社就变成国家在农村基层的财政单位,从此可以随时随地、十分方便地通过“一平二调”无偿占有公社范围内的一切资源和劳动力。~~~~

思考

不可否认,我们今天已经跨入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然而,对底层人民,特别是对九亿农民生存状态的遗忘,又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些人做得最为彻底的一件事。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我们面临的,已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农业问题,或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新时期执政党面临的最大的社会问题。我们确实没有理由,在城市变得日新月异的今天,忘却了广大的农村;没有九亿农民兄弟真正的富足,一切乐观的经济统计数字都将失去意义!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德怀特·帕金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至今值得我们深思:“对于未来的改革者来说,中国经历的政治经验显而易见但又常常被遗忘——改革进程中应该有明确的受益者。”
 

五花八门的苛捐杂税

  • 集资类有:建乡镇办公楼集资;建乡镇教学楼集资;建乡镇科技网集资;建乡镇医疗门诊部集资;建乡镇党员活动中心集资;建乡镇计划生育宣传站集资;建乡镇广播站集资;建乡镇影剧院集资;兴建乡镇企业集资;改造乡镇环境以及打击刑事犯罪经费补助集资等。
  • 村干部及非生产人员支出有: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会计的定额补贴;民兵连长、治安委员、团支部书记、妇女主任、村民小组长的误工补贴;兽医员、农技员、广播员、护林员、护坡员、报刊投递员、清洁卫生人员补贴;电工、水工、木工、瓦工以及村里安排的一切勤杂工的补贴等。
  • 教育支出有:民办教师工资;公办教师补贴;校舍建设改造费;学校正常办公费;报刊图书资料费;教学仪器和文体器材设备费等。 计划生育支出有:独生子女保健费;节育手术营养费;计划生育委员补贴;计划生育小分队补贴等。
  • 民兵训练支出有:民兵训练生活补助;民兵训练误工补助;看守枪支弹药执勤补助等。公益事业及优抚支出有:敬老院建设;敬老院服务人员补贴;合作医疗建设;农村医务人员补贴;烈军属优待;残废军人优待;现役义务兵家属优待;老弱病残复员退伍军人优待;工伤民工照顾;困难户照顾;五保户照顾等。
  • 此外还有交通建设义务工补贴;文明村建设用工补助;开街建集修路费、宅基规划费、房屋准建费;种子检疫费、畜禽防疫费、牲畜保槽费、架设电线费、统一灭鼠费;以及为派出所民警购置对讲机和摩托车、为司法人员添置的服装费⋯⋯
  • 有的地方,仅乡镇学校就增收有赞助费、辅导费、试卷费、资料费、扫帚费;仅喂猪一项就有生猪税、屠宰税、增值税、所得税和城建税,许多村镇不管你养不养猪,一律要按人头征收猪头税。
 

苛捐杂税的背后

  • 基层权利的滥用
  • 分税制的弊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收益高的、进项大的,基本都被中央收了。地方财政资金不足。
    • 在分税制的前提下,为了支持地方发展,就会有拨款,然后就层层剥皮。资金利用率下降。
    • 为了保持地方政府运转+保证自己良好的生活和较大的开支,就要四处剥削,这是基层政府的本能。
  • 吃公家饭总是轻松且容易的,那么超编自然也是官吏自带的本能。古代有吏,现代有事业编,真的是麦子熟了几千次,很多事从未变过。
 

农村的一些矛盾(2002年版本)

一、承包耕地所有权、使用权与产权的矛盾; 二、农产品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矛盾; 三、城乡二元结构与经济一体化的矛盾; 四、小生产与大市场,粮食的买难与卖难交替循环的矛盾; 五、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负担不断加重的矛盾; 六、封闭的社区结构与大开放大流通的矛盾; 七、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矛盾; 八、相对贫穷与共同富裕的矛盾; 九、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科学技术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 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步的矛盾。
 

思考

1、改税制, 怎么改,会不会越改越多?
2、其他的政府的本能如何克制?
上一篇
win系统本地部署dify相关的坑 (附带教程)
下一篇
最近思考的几条原则

评论
Loading...